3月28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截至2019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19.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6.5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781份。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青年立遗嘱人总体数量和增速较为平稳,而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年龄分布
立遗嘱不再是老人“专利”
白皮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中青年立遗嘱人总体数量和增速较为平稳。其中,40周岁至49周岁年龄段立遗嘱人数量增长迅速,占比从2017年的27.96%上升到2019年的34.38%,平均占比为33.99%,成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主力军”;其次为50周岁至59周岁年龄段人群,2017-2019平均占比29.1%。
从三年来的中青年立遗嘱人的绝对数来看,年龄段越低,增长趋势越明显。拿90后来说,2017年立遗嘱人数为61人,2019年为169人,三年间翻了近2.5倍。
从立遗嘱人的学历水平统计数据来看,此类群体中,学历集中分布在“高中”及“大学”两个阶段。同时,从三年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有小学、初中学历者的占比在降低,而有大学学历及以上的立遗嘱人的比重在增加。
安排多元
有人将财产赠予“闺蜜”
从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来看,相比20多岁的年轻人,30岁以上人群立遗嘱的理由更加多元,不过,“防范自身婚姻风险”与“防范子女婚姻风险”是多数立遗嘱人考虑的核心问题。
白皮书也对于中青年立遗嘱人选择的第一顺序继承意愿情况进行了统计。除了父母继承、配偶继承、子女继承以及孙子女继承这几项常见的选项外,选择其他选项的立遗嘱人也不少见,这在40周岁以上人群中尤为突出。中华遗嘱库管理服务部主任汤婷婷分析:“40周岁以上人群,家庭结构、人际关系和情感冲突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在我们实际登记的过程中,这一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中有些人会因为种种原因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赠予‘闺蜜’、好友。”
汤婷婷给记者讲了自己曾接触过的一个立遗嘱人的故事,那位女士当时的年龄在40岁上下,离异,独自抚养女儿。“她是一位企业高管,年薪百万元……她当时之所以来立遗嘱,就是考虑到自己工作压力大,经常出差,怕出意外后财产旁落,让父母和孩子的生活陷入困境。”
因此,这位女士提出要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赠予“闺蜜”。“她说她的‘闺蜜’是跟她一起玩到大的,她绝对相信闺蜜的人品,如果发生意外,她希望闺蜜能帮忙照顾她的父母和孩子。”
财产状况
七成中青年立遗嘱人有两三处房产
记者从白皮书中发现,与60周岁以上人群相比,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遗嘱登记财产种类更为丰富,且分布更为均衡。其中,公司股权、保险单的比例远高于60周岁以上人群。以2019年的数据来对比,60周岁以上人群所立遗嘱中,仅有1.28%涉及公司股权,而在60周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数据达10.92%,高出10倍。
在不动产方面,有七成中青年立遗嘱人拥有2处到3处不动产。不过,也有4%的立遗嘱人没有不动产或没有在遗嘱中安排不动产。
记者发现,中青年立遗嘱人处理的财产中,有银行存款的比例也较高,这与60周岁以上人群有显著不同。2019年,中青年遗嘱中银行存款比例为34.57%,而这一比例在60周岁以上人群中仅为19.8%。老年人所立遗嘱对存款处理比例低,可能是老年人主要考虑存款用于养老,不打算进行分配,也可能考虑财不外露,不愿意在遗嘱中处理存款。
特别现象
虚拟财产纳入 90后的遗嘱
2019年下半年,有关90后立遗嘱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反响。那么,这一群体的遗嘱数据到底如何?此次白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统计,2017年,有55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78人;截至2019年底,这个数字又增加到344人。18岁是目前我国允许订立遗嘱的最低年龄,虽然目前仅有近3年的数据,但从90后立遗嘱人群增长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90后接受并愿意订立遗嘱。
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0%立遗嘱的90后已有自己的房产,几乎所有90后在写遗嘱的时候都会将银行存款纳入遗嘱分配的财产中。此外,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针对为何有八成90后立遗嘱人拥有独立住房的问题,汤婷婷表示,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就这部分90后而言,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很普遍,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这也是这些人要订立遗嘱的重要原因,为防止自己发生意外后财产丢失。”汤婷婷说。
1.所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分享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侵权联系QQ:2122654删除;
2.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留链接。